猪网首页 - 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猪业人物第 57
本期导读:近几年,环保、土地、成本控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养猪企业或转型,或升级,积极谋求发展。作为综合性农牧集团的河南省新大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牧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期嘉宾
专访新大牧业的董事长李长青
李长青,新大牧业智慧代言人,高级兽医师,咨询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的李长青,毕业后即进入种猪场工作,历任技术员、分场场长、总场副场长、场长等多个职务历练。至今专业、专注、专心从事种猪生产和管理工作32年,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专家库中畜牧界著名专家,更是畜牧业中少见的擅长企业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及企业运营的专家。
精彩观点
养猪场想要渡过未来的低谷,PSY至少要达到26、27
养猪场想要渡过未来的低谷,PSY至少要达到26、27
新大牧业的养殖模式—— “公司+基地+家庭农场”
我们从2012年开始做“公司+农户”模式,现在扩大规模,并且跟政府的扶贫相结合。与温氏“公司+农户”模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合作的农户。跟温氏合作的农户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跟我们合作的农户多数比较贫困。
种养结合解决环保问题,效果好,成本低,利国利民
有机肥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是我们的另一个重点。针对养猪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实现从治理到循环的理念,我们要从中寻找到一个适合农业循环发展的道路。
采访实录

近几年,环保、土地、成本控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养猪企业或转型,或升级,积极谋求发展。作为综合性农牧集团的河南省新大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牧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新大牧业集种猪、商品猪、生猪饲料、养猪工程研究、生物有机肥、循环立体农业于一体,致力于资源整合、育种研究、技术推广、合作共赢和产业链发展。在企业战略规划和企业运营上,新大牧业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身为新大牧业的董事长,李长青有着许多值得分享的经验。

李长青,新大牧业智慧代言人,高级兽医师,咨询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的李长青,毕业后即进入种猪场工作,历任技术员、分场场长、总场副场长、场长等多个职务历练。至今专业、专注、专心从事种猪生产和管理工作32年,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专家库中畜牧界著名专家,更是畜牧业中少见的擅长企业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及企业运营的专家。

养猪场想要渡过未来的低谷,PSY至少要达到26、27

 

《猪业》:在种猪养殖方面,新大牧业有什么新动态?

李长青:在2012年以前,新大牧业专职养种猪,2012年以后开始养殖销售商品猪。当时将一家公司改为生产肉猪,另一家公司继续生产种猪。

今年(2017年)我们有一个大动作,就是新建一个存栏3000头的原种场。从法国引进大约克,从美国引进杜洛克、长白。猪舍采用最新的设计,空气过滤,预计该项目能取到很好的效果。

这两年,行业基本上都认识了PSY的重要性。现在PSY平均能达到17头左右了。但是作为一个规模场,如果PSY只是比别人多两头,日子估计也不会好过。想要渡过未来的低谷,PSY至少要达到26、27头。要达到这么高的生产成绩,好种猪是个重要的保障,但是好种猪的不好找。什么是好种猪?生产性能和健康性能两个是关键。分别从法国和美国引进原种猪,新建了这个原种场,就是看中了国内市场的这个需求。

新大牧业的养殖模式—— “公司+基地+家庭农场”

 

《猪业》:新大牧业在商品猪生产上,采用什么模式?

李长青:育肥方面,主要靠家庭农场。目前在建的家庭农场有200个,采用“公司+农户”模式。预计今年投产130个左右,明后年在一个县要达到100个,每个存栏1000头。计划明年出栏80-100万头。

《猪业》:这个模式与温氏的“公司+农户”模式相比,有哪些不同?

李长青:我们从2012年开始做“公司+农户”模式,现在扩大规模,并且跟政府的扶贫相结合。与温氏“公司+农户”模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合作的农户。跟温氏合作的农户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跟我们合作的农户多数比较贫困。再者,温氏的合作农户多数是自己投资建猪舍,再雇人养猪。而我们选择的是自己亲自养猪的农户。农户申请通过我们的考察后,支付少量的保证金即可入驻公司提供的养殖小区,开始养猪事业。公司和农户进行专业化分工,投入多、难度高、风险大的母猪饲养、配种、妊娠、分娩等环节由公司完成;农户只管育肥,且全进全出,投入少、难度低、风险小、周转快、收益好。公司对合作农户给予“八统一管理与服务”,即:统一猪舍建筑、统一提供育肥仔猪、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统一防疫程序、统一养殖流程、统一销售、统一贷款担保。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和部分养殖风险,农户获得公司承诺的收益,并承担部分饲养管理风险。当市场低迷时,公司将切实保护农户的利益,使农户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我们承诺,农户一年收入23万,这对河南的农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农户养猪的育肥成本每公斤比我们的员工还要低5毛到8毛,竞争能力很强。所以现在我们改变了模式,职工也成为了合伙人,职工不再只是单纯的打工,自己也成为了老板。

种养结合解决环保问题,效果好,成本低,利国利民

 

《猪业》:环保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养猪业的头号难题,新大牧业是如何解决猪场粪污问题的?

李长青:我们采用干清粪刮粪工艺,将猪粪制作成有机肥利用。猪尿收集后先进行固液分离,有秸秆的尽量跟秸秆结合,因为一吨的秸秆可以消耗九吨的液体。剩余的灌入黑膜,作沼气池,沼气用于发电,沼液则还放农田。

我们种植牧草喂猪。主要种植苜蓿,现在已经种了几千亩了,但是还不够我们的母猪用。我们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5%-10%的苜蓿,一个月需要用到将近120吨的苜蓿。苜蓿是蛋白源,也是纤维源,对母猪的产道健康、产仔数都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也种植籽粒苋。籽粒苋收割之后做微生物发酵,45天后拿出来喂猪,酸酸甜甜的,猪很爱吃。80公斤以后的育肥猪,加30%左右的籽粒苋发酵料饲喂。用籽粒苋喂猪有几个作用:一个是后期不再需要用抗生素,因为它含有微生肽。另一个是能改善猪肉风味,口感好。更重要的是能缓解环保压力,一举多得,利国利民。

《猪业》:在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方面,新大牧业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新大牧业的种养结合?

李长青:有机肥生产农业循环经济是我们的另一个重点。针对养猪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实现从治理到循环的理念,我们要从中寻找到一个适合农业循环发展的道路。

我们将猪粪投放到发酵罐,通过微生物发酵,经过7-10天的发酵,消除了臭味,变成优质的有机肥。有机肥生产不仅可以解决养猪粪便污染问题,还能消纳大量秸秆、玉米芯,栽培食用菌废弃物等,减少农业污染问题,使农业污染物变废为宝;同时,对厌氧产生的沼液肥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匹配,使有机肥料用于农业进行种植瓜、果、有机蔬菜,或者进行大面积苜蓿种植和果树套种等多种方式,达到种养结合、种养平衡。

目前我们正在建一个有机肥厂,将各个猪场发酵过的有机肥半成品集中到一起,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添加不同的矿物质,做成不同的肥料。按照国家有机肥NY525的标准制作,经化验完全满足该标准。

我们计算过成本,收集猪粪的电费加上人工的费用不超过400元每吨,一吨有600元的利润空间。是否能获得利润关键就看销售量能否上去。我们认为有机肥厂在将来完全可以做大。因为目前国家也正在推动化肥代替计划,鼓励使用有机肥进行种植。

养殖经验分享:工艺先进、多点布局、全进全出

 

《猪业》:作为大型养殖集团,新大牧业在生产上有哪些优势?有哪些经验分享?

李长青:最大的优势在于工艺方面。很多养猪企业吃亏就吃亏在工艺上,有些是舍不得投资,有些是想投资、舍得投资又不知道怎么投。这是限制很多养猪企业的地方。我们在工艺方面有优势,原因就在于我们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投资,哪些地方可以省。比如,我们跟法国合资的公司——河南科普利信新大种猪育种有限公司,采用全场空气过滤系统、弥散通风、多阶段干料自动系统、液态料供料系统、刮粪板及配套沼气加热供暖循环系统等欧洲建筑工艺设计最新理念。一头母猪投资10万元,总共1500头母猪,投资将近1.5亿元。不管是设备还是猪舍设计,都采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即使在十几二十年以后都不会落后。

以前采用的水泡粪工艺,因为产生大量的液体,环保压力过大。后面采用干清粪工艺,但是干清粪工艺投入巨大。过去一个标准的5000头存栏的育肥场,土建、设备方面的投资约400-500万元,而配备上刮粪板和猪粪发酵机需要增加将近300万元的投资资金。我当时认为,环保问题早晚要解决,因此下定决心应用干清粪工艺。当时为了避免出问题,对日本合作方要求,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是从日本进口的,并且请了一位专家到现场监督施工。从2012年开始投产到现在,效果一直都很好。

我们也是最早探索、应用分胎次饲养、多点布局的企业之一,打破传统的一条龙猪场的建筑与设计,探索大规模猪场设计的新模式。我们的义马种猪场、伊川江左繁殖场的设计完全采取了区域多点布局、整场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解决了大规模养殖中的生物安全问题,也为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另外,我们在养殖小区实行“全进全出”,同一时间将同一批次的仔猪装满小区,期间不混入其他批次的仔猪,小区育成猪统一出栏、整批销售,在下一批猪进栏前统一进行清栏消毒。这对防控疫病起到极大的作用。

未来,物联网将成为养猪的标配

 

《猪业》:近年来,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始进入养殖业,新大牧业在智能化信息化养殖方面的有没进行一些尝试?

李长青:关于物联网的应用,目前正在试验中,而且不仅要试,还要加大力度。这是未来养猪的希望。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的商业价值将非常重要,数据一定要真实、科学、有效,提高数据准确性以利于做出正确判断。在采集数据过程中,要合理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我认为应用物联网要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监测温湿度、氨氮含量、通风量、容水量等,将各项指标量化;第二步,数据化,分析各指标与生产效率等的关系;第三步,云计算,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比方法,找出问题的真相,评估最适合的方式;第四步,实现自动化养猪。

物联网将会是一个最基础的东西。未来,物联网可能会是养猪的标配,它符合食品安全和更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对于养猪企业来说,问题不是要不要做物联网,而是要尽快去做,怎么科学地做才能保证养猪的优势。

打通产业链、创建品牌已成为中国生猪行业发展的关键

 

《猪业》:新大牧业有生猪养殖、蔬果生产、肉食品生产、有机肥生产等业务,您对生猪产业链怎么看?尤其是养殖端进入肉食品消费行业您怎么看?

李长青:未来3-5年,中国生猪行业将出现多个打通全产业链,实现牧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大型农牧集团。打通产业链、创建品牌已成为中国生猪行业发展的关键。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抓好食品安全,必须实现全链可追溯。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真正地保证消费者的安全。这个链条是散的,很难保证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起来也有难度。但是要打通全产业链,还需要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做得早了也不成。

我认为现在正处于酝酿期。只有当政府对安全的需要、监管的需要到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才能催生产业链的融合,现在时候还未到。从规律上看,欧美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食品安全是必须要实现,必须实现食品可追溯。我认为光靠政府的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内部有动力,需要企业自身认为要做到安全,做到安全了利益才能最大化。企业内部有这个需求了,食品安全这事就好办了。那么企业如何做到安全呢?就是能够控制整个链条。

这个还需要等待政府的推动和产业政策。新大做“优膳房”(新大推出的冷鲜肉品牌),量很小,一年才卖一千多头猪,预计明年不到一万头猪,跟新大的饲养量差很远。“优膳房”其实就是新大的一个摸索。一方面能为种猪育种提供肉质方面的数据,另一方面为探讨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模式提供参考。一旦政府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可以把它做大。

养猪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形成优质优价

 

《猪业》:您认为目前食品安全和追溯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李长青: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优质优价。现在政府的监管是在出场时检疫出检疫证,我认为这还不够完善。真正的监管,应该对养殖过程中用到的药物、饲料进行留样,实现全程追溯。出栏时给个特殊的证明,营造一个环境,让优质的产品有一个好的价格。让消费者有识别度,促进消费者多买,产品的销售量上来了,别的企业一看有这样的好处,自然也会去跟进。美国就是这样引导做好食品安全的,政府每天发公告将信息告知消费者,由消费者进行选择,正规的优质的产品被选择的机会多,慢慢地企业都做正规优质的产品。

对于养猪企业来说,要时刻做好准备,尤其是食品安全,虽说现在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如果做到了,一样可以寻得一定的溢价。比方说,我们现在跟正大、双汇相比,一头猪可以多卖20元,但是这个溢价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政府做裁判,企业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消费者也不一定相信。只有政府确定一个正规的模式下来,消费者才会更容易相信。即便现在国内并没有确立这种模式,但是企业一样要时刻准备着。作为企业,想要一夜之间将标准提高,实际上是很难的。必须做一个长期的布局。在之前我们的一个内部会议上,我们觉得这个是我们以后可能溢价的一个地方,一个获得红利的地方。

《猪业》:新大猪肉的卖点主要在哪些地方?

李长青:新大猪肉的卖点,首先是不用抗生素,我们的最低标准是无抗,另外我们的“家庭农场”结合使用牧草饲喂,生产的猪肉品质优异。最近,我们正通过河南省畜牧局,与上海的屠宰企业接触。上海屠宰企业对猪的品质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安全方面。新大有这方面的优势,所以由畜牧局牵头,跟他们进行对接,把“家庭农场”生产出来的猪卖个好价钱不成问题。

《猪业》:新大的猪肉能有这个卖点,还是跟新大的种养结合有很大的关系?

李长青:就是要靠种养结合,如果不靠这个,即使技术达到了,成本会很高。所以之前说“种养结合”,利国利民,品质优,成本还低。在成本方面,目前新大的养殖成本控制在11块多将近12每公斤。对新大来说,变动比较大的是采购成本。育肥期间,新大的造肉成本约8元,相信新大的“家庭农场”模式全面铺开以后,造肉成本还能朝下走,猪肉的品质还能朝上走。一旦市场能实行优质优价,新大的空间会更大。

沼液没地方消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养猪业发展

 

《猪业》:近年河南养殖企业做大做强,涌现不少优秀企业,您如何看待中国养殖区域的布局趋势,未来类似河南、东北等地会不会成为主产区?东南沿海地区养殖业还有没存在空间?

李长青:东北有两个缺点:一个是不是消费区,更关键的是如果走种养结合模式,只能种一茬。但是在河南可以种两茬,对于猪粪、沼液的消纳量比较大,因此于东北相比,河南养猪不见得没有优势。再有,东北养猪对于保暖隔热的要求更高,固定投资更大一些。

至于东南沿海地区,处于限制区,环保要求很严格。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沼液没地方消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的养猪业。猪粪可以通过干清粪工艺、发酵处理。但是还有大量的液体没地方消纳,因为南方都是水稻田,雨水一冲,就冲到环境中了,污染地表水。包括欧盟和美国在内,种养结合不只是要求达标排放,还要尽量将粪污当肥料利用。而且肥料一定是在作物生长需要时才施进去的,按照作物的需求量排放。作物收割之后,土壤里的氮、磷、钾这些物质不增加,这个叫“零排放”,而不是一点都不排。从大环境来说,国家的政策是对的,类似广东很难做到这点。

养猪行业一定要有危机感,要抓住调整的机会

 

《猪业》:您认为养猪企业应该如何提高竞争力?

李长青:我们的行业一定要有危机感,抓住调整的机会,创新并解决未来必须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政府追溯等刚性需求,企业一定要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行业内生存下去。

核心竞争力就是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可简单分为三种模式,即低成本策略、品牌化策略和综合化策略。低成本模式环保不好保证、抗生素难控制、政府难追溯、难监管。品牌化策略的重难点是抗生素的残留及使用,而这在欧盟已禁用,还需要合理的工艺及环控设备,以保证生物的安全,做到猪不生病或少生病,这需要加大投入和增加成本,若不愿投入会有风险。综合化策略即是从战略层面做中长期战略规划,用适当的成本而获得优质的高端产品,是战略层面的成本控制而非粗暴的低成本。

战略性成本管控分短期战略、中期战略以及长期战略。短期战略为一年内重点加强生产成本的管控,提高生产效率。但不能漫无目的对各项成本进行管控,要提前做好各种成本策略,有一套完整的预案,根据行情走势按预案执行。中期战略为三年左右创新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理念,资源化利用畜禽排泄物以达到环保要求、食品安全,把过去要花钱处理的排泄物变为猪场的资源产品。这些需要先投入,但长远来说能战略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溢价。长期战略先要有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其次要有生产条件可控制的生产设施设备,硬件设备要先到位,为未来的信息化智能管理等软件系统预留空间。该战略起点高,一次性投入会很大,但对于猪场这项长跑项目来说,能保证猪场更有竞争力,走得更远更安全,同时也为猪场产品留下了巨大的溢价与品牌效应。

编辑手记
往期回顾
刘艳书:天心种业的发展得益于清晰准确的定位
专访湖南天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书记刘艳书 [详细]
谭志坚:做减抗替抗时代践行者
专访正典生物谭志坚总经理 [详细]
刘满秋:满腔热忱躬耕畜牧廿载 秋实累累弄潮猪业十年
专访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满秋 [详细]
爱苏:潜心做现场快检产品的行业先驱
广东爱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南航先生 [详细]
余木水:勤能补拙、守正出奇、专心养好猪
东江畜牧余木水董事长畅聊养猪心得。 [详细]
评论人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