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广东旺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龚秀斌



采访丨吴伟欢,王诗虹 文丨王诗虹
非洲猪瘟的暴发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将从根本上改变行业格局。对养猪行业上游的供应商的饲料企业而言,这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现在养殖户正承受非洲猪瘟的压力,我们饲料企业也不能只想着怎么赚钱。”广东旺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龚秀斌在接受《猪业》专访时这样表示。同时,他还指出,“高效猪饲料是旺大集团的核心业务,要坚持把它做好。”他也表示,养猪业现在遇到了低谷,但一定会有恢复的过程,养猪业定会焕发新生!
广东旺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龚秀斌
旺大集团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走过近19个春秋,一直以来以预混料为核心业务,全价料为增长业务,种猪为配套业务,推进产业资本整合、打造区域产业链。凭借预混料、全价料的生物快大、免疫增强、植物保健等核心独特技术,坚持走自主研发路线,成功打造了旺大的“产品力、服务力、品牌力”的品牌形象,在饲料业竞争激烈之下逆势而上,目前已在全国布局16家子公司。
以下为采访实录:
应对非洲猪瘟,旺大集团三步走
Q: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严峻,是否对旺大集团带来了影响?旺大在产业布局上做了哪些调整?
龚秀斌:旺大集团是有着二十年历史的专业专注于做猪饲料业务板块的科技型企业集团,它不是一座孤岛,整个养猪行业受到非洲猪瘟的“肆虐”,旺大集团也受到了影响,主要对饲料的产销量影响比较大。
我们会在业务战略方面做一些调整。第一步,坚持做好猪饲料。因为高效猪饲料是旺大的核心业务,我们还是要坚持把它做好。养猪业有低谷,就一定会有恢复的过程,毕竟,中国生猪产业体量很大。我们预测,到2021年,中国生猪产业会从低谷恢复至少一半以上。只要有猪的地方,有存量的地方,就要将猪饲料作为一个事业来做。第二步,就是想办法盘活猪全价料市场。目前旺大集团拥有5家全价料厂,要设法盘活。第三步,拓展第三业务。根据各省区的消费需求来进行产业布局调整,比如广东人喜欢吃黄羽鸡,我们就在广东补充鸡料;西北地区和河南习惯养牛羊,我们会补充一些牛羊料。
相信很多企业都会适当进行布局调整,讲得实在一点,现在大家都想法设法活下来,先活下来再说。现在养殖户正承受非洲猪瘟的压力,我们饲料企业也不能只想着怎么赚钱,先保住员工的饭碗,保存公司的实力,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Q:具体有什么应对策略?
龚秀斌:在这种形势下,更要寻求转变。在客户定位上,将以直供规模猪场为主、以特大经销商整合家庭农场的合作社为主、以养殖小区为主、同时开放对外代工业务。在产品打造上,将统一1-2套核心旺崽套餐产品的提炼与推广;加快哺乳母猪料研发,输出哺乳料+教保料套餐组合;梳理现有产品,简化产品品牌及品种;启动“酵”傲江湖品类研发组建新团队推动。
Q:旺大如何与客户一起共渡难关?
龚秀斌:首先是做好自己。我们要求每个饲料厂都要做好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具体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做好培训。其次是召开推广小会,分享非洲猪瘟防控经验,帮助养户防控非洲猪瘟。走不进猪场,那就让猪场的老板走出来。我建议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找到有资源的人,找到能见到老板的人。第二、找到见得到猪场的人、读懂猪场。第三、创新服务,合作如何落地,还取决于如何服务。
Q:对于非洲猪瘟防控,您有什么看法?
龚秀斌:非洲猪瘟防控有两个难点,第一个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疫苗,第二个是复产难。这两点会影响到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不过,大家对于未来的疫苗和复产还是比较乐观的。虽然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上市,但是经历过非洲猪瘟的地方,仍然有猪能存活下来,说明并不一定非得依靠疫苗才能防住非洲猪瘟。通过生物安全水平的提升,通过提升猪群免疫力等来防控非洲猪瘟也是可行的。我们知道,防控传染病有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在传染源环节,通过疫苗可以控制;也可以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染途径;另外,通过提高易感动物的抵抗力也是其中一个防控的方式。这个是非常科学的。
龚秀斌(中)与《猪业》采编合影
营养决定健康,从营养免疫和饲料生物安全两方面对付疾病
Q:据了解,“营养免疫”的理念被越来越多养猪人所接受,在营养免疫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分享?
龚秀斌:旺大集团作为一个动物营养公司,主要以营养免疫为切入点做一些工作。传统对付疾病的方式,一是药物,二是疫苗。但旺大理念认为营养决定健康。我们主要从营养免疫和保证饲料生物安全两方面入手。
旺大集团是国内第一家提出“营养免疫”概念的饲料厂家,当时由傅伟龙教授牵头做了很多工作。2004年,傅伟龙教授就在养猪业杂志上发表了营养免疫方面的文章。2008年“高热病”暴发,很多用了旺大饲料的猪场,猪群的死亡率较低,特别是在保育猪阶段和哺乳母猪阶段,表现更为明显。当时,在江西高安、上高和广东江门都发现了这一现象,后来有人检测了血清抗体,发现这些猪的血清抗体水平较高。
好的饲料来源于好的原料,好的原料来自于好的检测
Q:除此之外,旺大在猪用清洁生物饲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龚秀斌:在清洁饲料板块,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由印遇龙院士挂帅,姚继明副总裁直接指挥,组建院士工作站进行专门攻关生产清洁饲料。
清洁饲料相对传统饲料日粮而言,采用现代综合技术配置成消化率高、排放少、生产过程清洁、安全、环保的节能型饲料日粮。包含配方清洁、原料清洁、生产清洁、肉品清洁、环境清洁等。我们认为好饲料来源于好的原料,好的原料来自于好的检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们投资几千万在广州科学城成立了华南预混料行业首家饲料安全检测中心,可检测重金属、霉菌毒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180多项质量控制监测指标。
旺大教槽料作为清洁饲料的代表,有两大指标在国内领先,一是断奶后前3天的诱食性,二是断奶后前10天的增重。受到猪场客户的普遍好评。
对于饲料无抗,我们十分支持和欢迎
Q:目前饲料无抗已提上日程,旺大集团在饲料无抗上做了哪些努力?
龚秀斌:我们是广东省饲料无抗产业联盟成员,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在饲料无抗上做工作。我们是广东省内第一家做硫酸铜减排的饲料企业,在胂制剂减排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2016年,我们成功入选为广东省无抗饲料技术创新企业。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以“绿色安全、优质高效”为标准,专业专注做饲料。通过院士的加盟,还将进一步升级。
Q:旺大饲料在哪些阶段能做到完全无抗?对于饲料无抗您有什么看法?
龚秀斌:主要在30斤以后的阶段。主要有用益生菌、酶制剂、酸化剂、有机矿替代等多种方案。对于饲料无抗,我们是十分支持和欢迎的。现在的消费观念已经从吃饱转变为吃好,而饲料是其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在投入品板块,要下决心改变。现阶段养猪技术和设备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通过提高猪只免疫力等方式减少猪只发病,因此我们是有条件减少抗生素和药物的使用的。
兽用抗生素的滥用所导致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威胁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隐患。当前消费者对于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对此也十分关注。近年我们也加入了中国农业健康产业联盟,我本人也担任了联盟副理事长和全国执行秘书长。
Q:中国农业健康产业联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龚秀斌:中国农业健康产业联盟以关爱健康、关爱环境、关爱后代为宗旨,从促进动物健康的源头开始抓起,贯穿种植、养殖、健康保护、屠宰、加工、安全畜产品上市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紧密对接,实现农业健康产业目标。我认为企业作为产业链大家庭中的小部分,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自己,共同实现产业目标。
Q:现在中国农业健康产业联盟有没有具体的项目落地?
龚秀斌:有的,第一阶段做了饲料重金属检测项目;近年也将原为荒山野岭的江西大余丫山开发成为5A级景区;在黄埔区也有一个1.2万亩的种植姚金娘的基地;另外,也利用互联网让健康农产品直销社区,做好生产基地与社区消费端的对接。在农产品方面,联盟都是有质量标准的,可以做到产品追溯。我们认为,无论是种还是养,都要靠近消费者,做好技术、信息与资源的融合。总的来说,联盟做的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大事。近年来,联盟响应国家关于生态农业、健康农业、安全农业的号召,分别开展实施了“311工程项目”,即《食品安全促进工程、CSA+社区支持农业工程、美丽农场驿站工程》三大工程项目,地方运营公司统一建立了“健康技术服务”、“健康农业金融”、“健康旅游休闲”、“健康宠物世界”、“健康名优产品”、“健康农地计划”、“健康养殖工程”、“健康农业环保”、“健康清洁饲料”、“健康风味猪肉”、“健康农业展览”十一个运营事业部,推进农业事业健康持续良好发展。
根据实力与优势做镶嵌式产业链
Q:对于产业链延伸,旺大集团有什么规划?
龚秀斌: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优势做镶嵌式的产业链,做资源整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区域化、产品化。比如说养殖端,我们采取参股或托管的方式整合,而不是直接投资。同时继续专注于提供优质的饲料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Q:对于下游养殖端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龚秀斌:我认为未来养猪业会朝两个方向走。其中,智能化养猪是大势所趋,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出升级的客户群。一些规模化的猪场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做结构式调整。家庭农场方面,则可能向山区、山地发展,利用天然的生物屏障。
来源:《猪业》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