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网首页 - 新闻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招聘- 求职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张永亮:饲料无抗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而养殖业饲用抗生素的问题也备受行业内外热议。饲料用抗生素到底该不该禁抗?能不能禁?禁到什么程度?如何禁?近年行业内外关于抗生素的舆论此起彼伏。
张永亮:饲料无抗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而养殖业饲用抗生素的问题也备受行业内外热议。饲料用抗生素到底该不该禁抗?能不能禁?禁到什么程度?如何禁?近年行业内外关于抗生素的舆论此起彼伏。

此外,随着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有人说畜牧兽医是“专业冷,就业热”,那么近年来,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如何?为此《猪业》特地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广东省无抗饲料产业联盟理事长张永亮教授。

张永亮,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动物生理生化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农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副理事长、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无抗饲料产业联盟理事长。

饲料无抗

猪业:所谓“抗生素滥用”这个问题仅仅只是在中国才存在的吗?可否谈谈国外在抗生素使用上的情况?

张永亮: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区分“滥用”和“使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大国,而作为全球第一养殖大国,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使用量高达10万吨左右。而美国作为最早用抗生素做为抗菌促生长剂的国家,日前是抗生素使用的第二大国。2015年PNAS上发表的文章提到中国在2013年的抗生素增加绝对量是最大的,其次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使用量也很可观。

但“使用”和“滥用”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中国抗生素滥用主要是由于小规模生产企业较多,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原材料以、动物疫病及环境等问题导致的。很多中小养殖户所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超出了国家的标准,存在超剂量使用行为,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样反过来又给畜禽疫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问题。

图1 2010年、2030年家畜抗生素最大使用量

猪业:可否分享一下何为“无抗”,国外如何看待“无抗”这个问题?

张永亮:国外在饲料中也会进行常规性添加抗生素,可以起到抗菌促生长的功效。国外最早是在1949年使用,我国直到80年代才开始使用。抗生素不是魔鬼,抗生素作为促生长类添加剂应用到饲料中,对畜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它对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抗生素在饲料中长期的添加使用,引起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饲料无抗是指不要在饲料中以抗菌促生长为目的的长期添加。

养殖的全过程不使用抗生素很难做到,目前强调的是实现饲料无抗,治疗用抗生素可以使用,比如在禁抗国家,抗生素可以作为处方药用于治疗。

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是禽畜产品安全、人类身体健康的隐患,需要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在国外先已经先行一步的情况下,作为养殖大国、饲料大国的中国,饲料禁抗时代也必将来临。

猪业:国外在实施“无抗”的过程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有哪些国家,他们具体如何操作?

张永亮:1986年,瑞典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成为第一个不准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国家。1997年,欧盟委员会决定所有欧盟成员国禁止使用阿伏霉素作为饲料添加剂。1999年7月和9月,欧盟委员会决定所有欧盟成员国禁止使用泰乐菌素、螺旋霉素、杆菌肽和维吉尼亚霉素等四种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从2006年1月1日起,欧盟禁止黄霉素、效美素、盐霉素和莫能霉素等最后四种抗生素作为促生长饲料添加剂使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计划从2014年起,用3年时间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越南也将于2017年开始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据观察,在实施“禁抗”的这个过程中,前两三年会经历一个“阵痛”期,生产效率会有所下降,治疗用的抗生素不减反增。但过了这个时期,生产效率就会出现改善,同时治疗用的抗生素使用量也会降低。

猪业:中国要实现“饲料无抗”,应该如何行动?中国目前在“无抗”道路上走了多远?能走多远?

张永亮:饲料无抗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要去践行。首先要行业内外要从观念上去改变;同时有关的政策要出台落地,政府要提高监管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养殖户要提高养殖生产管理水平,优化养殖模式。现在国内大型养殖企业的监管比较有力,各方面做的都比较规范。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主要还是发生在一些中小散户中的情况较多。总的来说,目前在国内中小散户多,散养量大,养殖密度大、饲养管理水平相对不高的现状下,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势必给行业带新挑战。

同时,这也将为一些目光比较长远的饲料企业与动保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猪业:目前国内“无抗”的概念是针对饲料提出的,为何要对饲料进行严格规定? 

张永亮:在兽医上存在着“亚临床”这样的概念,主要是指添加量未达到治疗用的剂量,另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数量是最大,时间最长的,同时添加起来的比较方便。

猪业:实现饲料无抗后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无抗和有机这两个概念为何经常在一块?

张永亮:实现饲料无抗后的下一步将是如何使不添加抗生素也能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抗生素替代技术的形成。尤其如何缩短过渡期的时间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也有企业表示除了仔猪料之外,其他阶段的饲料都可以很好的实现不添加抗生素。甚至有的企业宣称已经实现了饲料的全程无抗。

有机和无抗两个概念差别很大,有机食品是指在有机的生产体系中生产出来的食品,整个过程没有额外化学物质的添加,即回归到天然的生产状态。除了产品,生产产品的体系也需要得到有机的标准,而无抗只是一个局部的问题。

猪业:大家一直在说“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中国是否已进入这个阶段?如何看待这个阶段?

张永亮:“后抗生素时代”指的是饲料中无抗,中国已经进入这个时代的初级时期。但和欧盟一样,会经历一个“阵痛”期,而且考虑到中国的养殖情况,可能这个时期还要相对更长的时间,因此艰巨性更大。但对于大规模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更加希望无抗的到来。对于管理水平高,规模大的企业来说,这也可能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如何实现

猪业:2016年6月17日成立的广东饲料无抗联盟,张教授是联盟的理事长,请问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什么?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推进无抗?

张永亮:成立联盟有两个目的,“顺势”和“造势”。“顺势”是指顺应时代的要求,“造势”是为了起到引领的作用,作为国内饲料第一大省,希望广东饲料企业能率先做出好的榜样,以及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联盟同时也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希望通过组织举办一些活动,树立典型企业来推动饲料无抗的进程。联盟将来也会推动广东区域内的无抗标准的确立。目前联盟只是针对广东区域,以后希望可以影响到广西、福建等周边区域。

猪业:目前阻碍饲料无抗推进的因素有哪些?

张永亮:生产模式中的不可控性,管理、环境(污染)、工业污染对养殖过程会有影响,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不高都对我们推进饲料无抗有所影响,而且现在养殖品种大多数都是从国外引进,特别在猪上面特别明显,但实际上国外引进的品种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猪业:要实现无抗养殖,需要做哪些准备?目前市场上有哪些抗生素替代品?哪些有比较好的效果?

张永亮:产品是技术的载体,从技术角度来讲,这类技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提高可消化性类技术,包括优质原料的使用,其中加工技术也很重要。发酵饲料日后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面临着制备工艺的问题。发酵饲料中35~40%都是水分,国外使用液体发酵饲料,利用发酵塔管道,饲料发酵好直接输送到猪舍。液态发酵技术非常适合大型企业自己生产,特别是使用自配料的企业,这个技术在国内会有发展前景;酶制剂技术,目前主要有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消化酶,甘露聚糖酶等,额外添加可以提高消化率,降低肠胃负担,间接提高猪只健康。

第二类是改善肠道功能类技术,微生态制剂,比如有益菌等,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兽药产品的使用;寡糖类,包括益生素和益生元;酸化剂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

第三类是有害微生物抑制类技术。包括抗菌肽、植物提取物、IgY、脱霉剂(酸化剂)。霉菌毒素在南方的情况很严重,但目前主要是物理吸附,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以前不是集约化养殖,饲养的品种也是本地品种,比较耐粗饲,霉菌毒素的问题不容易凸显。近年来,集约化养殖的增加大大凸显了这个问题。市面上也有微生物吸附的方式,但霉菌种类过多,这种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酸化剂也可以起到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

第四类提高免疫功能类。目前主要是微生物和植物类的产品。微生物主要是酵母多糖,植物包括多糖类等,这一类技术以后会非常有前景,而这类产品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

中兽药近年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但中药理论和西药理论是完全不一样的。也不能神话中药的作用,抗生素本身很难找到替代物,只能是用其他技术和产品缓解抗生素禁用后出现的问题。

饲用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在畜牧生产中仍没有一种饲料添加剂可以完全替代抗生素的作用,部分所谓抗生素替代物的具体效果目前尚未完全得到证实。

猪业:据了解,前几年有企业宣传抗菌肽可以成为替代抗菌素的最佳产品,张教授如何看待抗菌肽的作用?能否取代抗生素?

张永亮:抗菌肽是生物净化过程中出现的更高一级的抗菌物质,越高等的生物具有更加复杂的免疫系统,不可能仅仅依靠抗菌肽就能抵抗外界的微生物的入侵。国外对抗菌肽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也鲜有报道。抗菌肽可以作为一个方向进行探索,但对于它代替抗生素的说法,还有较大争议。同时有研究表明,抗菌肽也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畜牧人才

猪业:据悉,张教授之前在华南农业大学当了多年的动科学院院长,在您担任院长期间,畜牧专业的生源如何?大家对畜牧专业的看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张永亮:目前畜牧专业的生源依然不是很好,第一志愿率仍然较低。我在担任院长期间,有时完不成招生指标。广东省生源较少,有一年只有十几个,这几年生源稍微有所好转。大家对畜牧专业的看法依然没有根本改观。但近几年动物科学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改革,如与温氏集团合作开办了“温氏班”,以为我国畜牧业培养领军人才为目标,形成了较好的影响。

猪业:畜牧专业目前的就业前景如何?大学毕业的学生不同就业方向分配比例如何?您对畜牧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有什么建议?

张永亮:据学校专门做出的统计数据表明,华农毕业生一年后的非失业率,很多专业都是100%。毕业生里面工资最高的是工程技术类,平均6662元/月,动物科学专业的工资水平平均4367元/月,在所有专业中居于中间的位置,最低的是农学类专业,只有3000多元。

不过动科专业的考研率很高,高达38%。而研究生就业一般会选择在畜牧行业就业。

我们依然认为,畜牧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人才需求潜力大,就业机遇多,很多案例说明我们动科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取得成功。

猪业:您是如何看待目前畜牧人才短缺的现象?畜牧专业培养机制上是否需要有所改变?

张永亮:目前很多企业对于高学历的畜牧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但是考虑到畜牧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的问题,畜牧行业的人才还是相对比较匮乏。社会上一直也会有人在质疑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教育不达标,技术也不合格,但是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大学培养的是人才的整体素质,而不是一个专业技术工。不管怎样,经历过大学培养机制的人,整体素质要相对其他没有接受过相应教育的人要好的多。但培养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去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在大力推行学分制改革、强调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