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网首页 - 新闻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招聘- 求职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黄显会:理解了健康养殖的4个发展阶段,就能理解精准用药
现代畜牧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个发展趋势对抗生素的使用提出了哪些要求?抗生素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方向?
黄显会:理解了健康养殖的4个发展阶段,就能理解精准用药

一直以来,抗生素在保护动物健康、保障肉品供给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最近几年,“无抗”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

新兴的概念和“替抗”产品的层出不穷,让许多人产生这样的疑问——现代畜牧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个发展趋势对抗生素的使用提出了哪些要求?抗生素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方向?带着这些疑问,养猪信息网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黄显会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黄显会教授(右)接受养猪信息网的采访

健康养殖4个发展阶段

黄显会教授表示,畜牧业是给人提供食品的行业。因此,我们的养殖模式应该是健康安全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安全,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保证生产过程中动物的健康,确保养殖是有效益的;2、提供安全的食品供人类消费

因此,健康养殖模式最终目标是:在养殖环节,只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质。也就是,养殖过程不使用抗生素!

黄显会教授认为,由于我国养殖量大、养殖模式多样,品种复杂,养殖环境控制水平差异较大,我们不可能一步踏入最终目标,健康养殖应该有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只是提供动物性产品中无兽药残留。我国从1996年开始进行兽药残留例行监测,养殖户可以合理使用抗生素。既可以用于动物的促生长,比如我们国家颁布168公告的附录1的药物,也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疾病,但要确保提供的动物性食品中无兽药残留或不超出最高兽药残留限量值。

第二阶段:仅仅饲料中不加抗菌药物促生长也就是说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用抗生素。这是基于药物耐药性的考虑。养殖过程中长期低剂量添加抗生素,首先容易产生耐药性,促生长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和当前人类医疗使用的很多化学药物结构相似,耐药机理相似,继而造成交叉耐药,有时交叉耐药又容易演变成超级菌。更重要的是,行业内普遍担心,动物体内存在的耐药基因会转移到人。

农业部在今年6月正式出台的《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提出促生长兽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工程:

(1)开展促生长用人兽共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组织有关标准,结合我国实际,2020年前完成相关品种清理退出工作

(2)开展促生长用动物专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技术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留和耐药性监测,2020年前形成保留或退出的意见

(3)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其他兽用抗菌药物开展风险评估收集监测数据,分析技术资料,2020年前形成风险管控意见

这个退出计划不单是对产品生产造成影响,更多的给养殖方式带来变化。

第三阶段:抗生素只用于治疗,预防不使用。如果《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收录的预防用药被取消,那么我们的养殖方式只能向现场加药的方式转变。但这样一来,产生的问题是:由于预防用药的减少,疾病暴发现象增多,原有的兽医治疗习惯很难应对现有的猪病问题。治疗精力的增加使养殖效益大打折扣。

针对这个问题,欧洲演变出了两种应对方式,一方面改变饲养结构和养殖环境;一方面改变给药方式,在发病初期或疾病潜伏期,给与治疗剂量的药物,加上脉冲式给药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种方式也称为“脉冲式治防”。脉冲式治防在养殖环境没有办法突变的养殖场,是个很好的管理方式。

封闭式的猪场,消除自身的病原就可以达到净化。但在我国,大部分的养殖场是半开放式的,猪舍内环境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病原可以通过媒介贯穿整个猪场。这种养殖环境决定了我们不能一下子步入第三阶段,而且第二阶段还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第四阶段:养殖环节治疗和预防都不使用抗生素。这是个理想阶段,目前难以实现。

总的来说,我们目前是处于第二阶段,正在向第三阶段发展。但由于我国养殖量大、养殖模式多样,散养多,兽药残留问题还应重视,因此第一阶段也有交融。

正确理解了养殖的发展趋势才能理解抗生素的使用趋势,才能正确理解科学合理用药、精准用药。

关键词:减抗替抗、科学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精准用药

1、养殖环境决定养殖模式是否减抗替抗

黄显会教授认为,我国猪病多发,最关键的还是养殖环境问题。西方国家的农场基本上都是自繁自养、上市万头左右、存栏母猪250-350头,这种小规模养殖,一旦发病,处理方便;所有车间都是独立净化,也不会大面积传染,能很好地隔离传染源,相对来说,疾病少发。

减抗替抗与养殖环境密切相关,在这种良好的养殖环境下,猪场可以采用无抗饲料养殖,如发酵饲料、液态饲料或其它健康养殖产品(营养调整、提高免疫力的产品)。因此,养殖场首先要清楚自身的定位,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确定管理方式和养殖模式。

但这个养殖模式最终要回归到人的健康上来,也就是尽可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如果能做到相对净化的养殖空间(生物安全角度的净化),益生菌技术应该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2、减抗包含的两个概念:科学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两个概念,一是科学合理用药,即药效达到临床最大化;二是安全用药,不要使用对人和环境存在风险的药物。这两个概念有交叉但侧重点不同。

现阶段的预防用药,应遵循“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理念。“治未病”,即未病先防,预防控制疾病;“既病防变”,即在发病初期控制疾病的发展。过去的饲料使用168公告药物“治未病”是无目的的预防,现在的预防是“有的放矢”的预防某种可能发生的疾病,在动物的不同易感阶段及早介入药物防病,而不是促生长。促生长药物退出之后,做好精准用药(科学用药)的第一步是“有的放矢”的预防。

3、药物剂型与减量增效的关系

减少抗生素使用之后,想要把药效发挥到最大化,做到精准用药,就要了解药物的剂型对药效的影响、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一个药物按照一定的给药方式在体内的过程是固有的,但体内变化和摄入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调控释放、调控吸收来达到抗生素“减量增效”的目的。

有些药物为何会有毒性、或者没有效果?这存在两个问题,药物在目标位置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不够,因而效果不佳;峰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因而出现毒性作用。

例如正典威囊(氟苯尼考)缓释剂,通过改变剂型,使药物有效且没有毒性,在没有改变生物利用度的情况下,达到了药效最大化、从而达到“减抗”目的。

氟苯尼考是时间依赖性药物;按照同样剂量给药,氟苯尼考缓释颗粒的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更长,在多剂量给药时,可以减少给药次数,节省人力财力。

猪场误区

1、现在猪场兽医很多是经验主义,片面追求“看得见”的效果而过多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这是个严重的误区。首先,现在的猪病越来越多,经验主义是很难适应的。其次,科学管理才是最重要的,而非治病。养殖场的兽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国家之所以推行执业兽医师,目的就是提高猪场兽医的执业水平;

2、抗菌药发挥效果要有足够的时间,不能因为一时没有效果就仓促换药;

3、同时有些药物要对症治疗。例如明确有炎症,一定要配合使用抗炎药。抗炎药首选非甾体类的、国家批准的药物;

4、用药应是“有的放矢”,要对疾病有足够了解、对病原的敏感性足够了解。因此要做好用药记录,目的是建立轮换用药制度。在没有完好的实验室水平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药房制度,能及时地找到有效的药物。

抗菌药物+中药提取物或是又一次的用药变革

中药能够提高肠道健康,因为其能改善肠道毒力因子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细菌侵染肠道,首先要分泌或代谢出毒力因子与肠道上皮细胞附着,中药和益生菌可能有改变这个附着机制的作用。但是细菌的大量增长终有可能突破毒力因子的限制,这个时候就要配合抗菌药物的使用。

所以根据这种机制,黄显会教授推断,抗菌药物+中药提取物(或相同效果的物质)或是防治肠道疾病的有效手段。如果这种推断成立,这将是又一次的用药变革。

 

专家简介

黄显会:博士,高级兽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兽药典委员,农业部全国兽药残留与耐药性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