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新闻
    模式创新 瞩望生猪产业未来——访广东瑞昌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康
    日期:2010-08-13 19:03  编辑: 本站编辑  来源: 广东饲料信息网  查看: 我有话说
    核心提示:业内对瑞昌模式已是耳熟能详。“养猪业,你们可能不是全省最大的,但是,应该是全省最强的,你们走了两个发展模式,一是公司+基地这种高端产业化发展模式,二是生态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值得推广。”2009年,李容根副省长在视察瑞昌时,对瑞昌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987年,24岁的袁建康,任职东莞大领山猪场场长。在他的领导下,大领山猪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国出口活猪单价最高猪场”,商品猪出口数量、经营效益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2002年,当国企改制的浪潮席卷而来时,大岭山猪场也完成企业改制,组建成广东瑞昌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二十几年来,瑞昌已从单一的原种猪场,发展成拥有种猪、商品猪、饲料、饲料添加剂、生猪屠宰、肉品加工等多个配套产业的综合性农业龙头企业,并在高端的出口肉猪市场创立了品牌。

        如今,业内对瑞昌模式已是耳熟能详。“养猪业,你们可能不是全省最大的,但是,应该是全省最强的,你们走了两个发展模式,一是公司+基地这种高端产业化发展模式,二是生态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值得推广。”2009年,李容根副省长在视察瑞昌时,对瑞昌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正是这种模式,使瑞昌在养猪产业低迷、养猪户“赔”声一片的时下,却依然能够稳步发展。也许,瑞昌模式将成为养猪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

        袁建康董事长低调、务实。采访当日,适逢广西农垦一家猪场老板过来洽谈基地合作事宜,原本定于广州的访谈,只好临时改在东莞,也正因如此,本刊记者才有幸与其一同前往。一路上,从他朴实却不乏激情的叙述中,记者领略到了这位企业家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1 定位高端 创立品牌

        《广东饲料》:您觉得瑞昌一路走来有哪几个重大的、对瑞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或举措?

        袁建康董事长(以下简称“袁”):瑞昌能够走到今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影响比较大:一是经营权承包。1997年-2002年,我们整个管理层同政府签订了抵押承包合同,把国有企业进行抵押承包,这样既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增资保值,也充分调动了我们管理层的积极性,在保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个人利益也得到满足;二是产权改革。我认为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时东莞政府的英明领导,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产权改革后,企业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从而将国有企业推向了市场;三是产业转移成功。2000年前后,珠三角的畜牧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山区两冀转移,原本我们扎根在东莞,面临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困境,但由于当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到了河源,也受到了河源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我们产业成功转移;四是市场定位。瑞昌不论是在改制之前,还是改制之后,都始终定位高端,保证产品品质,从而赢得高端市场。可以这么说,如果这四步不成功,那么就没有现在的瑞昌。

        《广东饲料》:您刚刚提到,瑞昌从一开始就定位高端市场,请您解析一下做出这个战略抉择的出发点。

        袁:是的,我们一开始市场定位就很清晰,那就是走高端市场路线,专注塔尖部分。首先,这跟我的工作经历有关,1983年我刚毕业出来,就分配到东莞市食品进出口公司,负责收购出口;1987年被派到大领山猪场搞生产基地,当时的目的就是供应香港市场。可以这么说,我们基本上有20多年的供港历史,有比较稳定的香港市场和销售网络,市场竞争力比较强。其次,走高端路线,虽然成本和要求可能会高些,但是效益非常好。比如现在生猪市场行情比较低迷,大多养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我们还可以盈利,我们出口到香港的生猪,比国内市场每头高出100~200元,这是相当不错的效益了。另外,高端市场比较稳定,不容易动摇。目前,养猪产业存在“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周期波动“怪圈”,我认为养猪要规避市场风险,就得养出更优质更健康的品牌猪,才能掌握到市场定价权,生猪生产才能走出3年周期波动“怪圈”。

        《广东饲料》:瑞昌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市场销售格局?全部供港吗?

        袁:目前,我们的生猪主要出口香港,香港两个大型超级市场基本上都指明要我们公司的猪肉。其次还有澳门、日本等地,并且正在积极开发新加坡市场。同时还配合国内的一些高端市场,如去年我们就结合东莞市场的需要,成为东莞活猪储备基地。下一步打算开拓国内市场的品牌肉,估计一两年后就能形成规模。其实现在我们在东莞已经开始尝试了,做生猪的批发,供应品牌生猪,接下来我们将不仅仅供应品牌生猪,还要做加工品及连锁店,这样的话,一头猪的价格估计比一般类型的高出100元左右。总之,认准高端市场,走品牌路线,只要品质上来了,我认为就不愁没有销路。

        《广东饲料》:那如何保障或提高品质呢?

        袁:生猪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价格,像供应香港市场的活猪往往因质量的优劣,卖价相差很大,有时的差价甚至在100港元/司马担以上(1司马担=60kg)。如何提高其质量?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选好优质的种猪,生猪品质的高低,种猪的贡献率占了70%以上。国内很多养猪企业一般去丹麦、美国、加拿大购买种猪,我倒更钟情于瑞典的种猪,觉得其繁殖性状和肉质都比较好。记得当年我亲自去了北欧两趟,才成功引进了瑞典系的种猪。然后在良种繁育方面下足工夫,我们的“东瑞”牌长白种猪就是以瑞典引进的长白种猪群为基础,运用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的省农业攻关课题——《瘦肉型猪新品系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该成果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经系统的选育后培育出来的。通过不断优化,在生长速度、体形外貌和种用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形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瑞典系长白种猪群。在去年的第二十八届国际养猪产业博览会上,我们的长白猪获得冠军,拍卖价达到2.1万元/头。除此之外,当然也要做好疾病的防治、优化饲料配方、精细化饲养管理等等,这些因素同样影响到生猪的质量。

        2延伸产业链 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广东饲料》:之前您也提到,产业成功转移是对瑞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之一,当时您为什么选择河源?

        袁:当时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我们考察了几个城市,感觉河源比较适合我们企业的发展。首先我们的目标是出口香港,与粤西地区相比,河源去香港比较近;其次,河源的生态非常好,养殖密度比较低,密度低的地方比较适合饲养高档的生猪,环境资源优势很明显。不像博罗地区,虽然离东莞很近,却聚积了200多万头猪,这样过大的密度,如果防疫出现问题,则很容易传染疾病。另外,河源发展养猪的空间比较大,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养猪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把河源打造成“珠三角肉仓”的目标。因此,综合几方面的考虑,2002年开始,我们就从东莞逐渐向河源搬迁。

        《广东饲料》: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瑞昌的产业化发展情况。

          袁:我们的产业化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几乎囊括了养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具体来讲,种猪、商品猪方面,1999年我们与河源市农业局合作,建设了年产2.5万头种猪的省级原种猪场,现有一个原种猪场外,还有一个扩繁场,都是瑞典系的种猪。当时还投资6 000万元建设了5个年出栏2万头的无公害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目前这5个生产基地年总出栏量已达到20多万头;饲料方面,1992创建的东莞广利猪预混料厂,年产量达1.5万吨,现正计划投资6 000~7 000万元在河源筹建年产50万吨的全价料厂,预计明年底或后年可以投产;深加工方面,我们与温氏合作,总投资1.2亿元,建设了年屠宰100万头生猪的冰鲜肉加工厂,至此,我们实现了养猪产业链向终端市场的进一步延伸。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拓展产业链、打造综合性农业出口企业的目标,并且结合政府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公司+基地”的模式,发挥企业优势,推动农民养猪发展。

         《广东饲料》:为什么是“公司+基地”,而不是“公司+农户”?其中,基地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袁:我们采取“公司+基地”的生产模式,与国内提倡的“公司+农户”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关键是基地的选择标准和农户的标准不一样。基地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不是养三两头猪的散养户。并且与基地合作主要是面向出口,因为基地更符合公司的标准,在食品安全方面要比农户有保障。国家也鼓励出口企业走“公司+基地”的发展模式,规模比较小的养殖户,生产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控制,不能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大多数达不到出口的要求。相对规模比较大(原则上是年存栏5 000头以上)、符合企业生产标准的养殖户都是我们的合作对象。我们提供种猪、预混料、管理标准,技术支撑,统一生产标准,基地按照我们的要求生产,最终我们按照出口的标准回收产品。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达到100%的回收,主要是针对出口产品进行回收。

        《广东饲料》:在“公司+基地”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您认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袁:现在我们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基地那一块,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那就是利益链松散,联系不是很紧密。当猪价低时,基地经营者就千方百计地找你合作,当猪价高时,又自行销售。我认为关键是他们在理念上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有时过于狭隘和功利。其实,从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1个年出栏1万或2万头猪的养殖企业,如果没有形成产业化、没有掌握市场终端,是很难有市场竞争力的。

        《广东饲料》:产业化发展作为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袁:我认为整个畜牧水产业最终都会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我们要把饲料、养殖、加工、销售等这些独立分离的、不形成产业联体的环节,链接在一起,这是最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从企业本身的利润来讲,只有走产业化才能赚取一个合理的回报。如果孤立地做某一个产业,可能某个阶段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比如单一的饲料企业,今年一季度受到的影响相对就比较大一些,终端市场一减少,销量立马下降,有的企业甚至下降了20%多。而我们广利公司就规避了这种风险,一季度的销量还上升了16%左右,因为我们的产品中超过80%是直销到大中型猪场,只有10%左右面对经销商;另外一方面,产业化能使养殖、屠宰加工、消费达到一个和谐状态。目前行业存在“两头跳、中间笑”的现状,关键是国内畜牧业发展还没达到产业化的高度。像发达国家瑞典,对于生猪生产来说,产业化经营程度很高,在相关产业环节有70%的产品都是企业自我内部完善的,基本实现了从生产到加工、到餐桌一体化。   

        3 节能减排 发展生态养殖模式 

        《广东饲料》:近年来,养猪业带来的环保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瑞昌怎样应对这样的问题?

        袁:的确,环保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养猪业的一大顽疾,它与养猪业的发展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规模化、集约化又是未来我国养猪业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解决好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后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问题。我认为环保问题要与地方的发展规划结合,养猪业的发展要适应当地的发展规划,就一定要走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因为只有通过生态养殖,利用生物链对污染源进行生物处理,才能减轻养猪生产中各类污染物对环境的压力,有效控制疾病传染。通过生态养殖的方式发展畜牧业,这才是长久之计。

        《广东饲料》:瑞昌的生态养殖发展情况怎样?

        袁: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瑞昌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为设计原则,先后投资1 600万元,在东源县骆湖镇的致富猪场、东源县灯塔镇的灯塔种猪场、东源县灯塔玉井猪场、连平县大湖镇恒昌猪场等4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实施污水处理和沼气发电工程。具体来说,是采用生物方式处理养猪场产生的污水,使污水经先进的治理工艺治理后,成为无毒无害的有机肥,泵送到林地喷灌,形成了“猪-沼-林”生态养殖模式。目前,猪场各项排放指标已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指标,全部通过了环保部门验收。在养殖废物处理过程中,利用废物、废水进行沼气发电和灌溉树林,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东饲料》:在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上,有哪些好的经验与行业分享?

        袁:要发展好生态养殖,我认为首先就要选好场址,就我们瑞昌而言,一般我们要求要有合理的、配套的、可消化废水的空间,如鱼塘、水果场等等。废水出来以后,尽可能地把它利用好,不造成污染。比如我们在河源,每个场址的空间都很大,每一个大概都有2 000亩土地,配套100~200亩鱼塘,再加上一些果园。而废水作为肥料输送给周边的农村使用;二是在养猪设备上采用先进的工艺。如负压通风、水帘降温等,来减少冲水,从而在生产环节上不造成污染。三是在各场筹建大型污水处理厂。每个基地根据大小配备废水处理系统,使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并利用废水开展发电、养鱼、灌溉、冲栏等。目前我们基本上80%以上的废水可以达到循环利用。四是建设沼气发电工程。利用畜禽排泄物进行综合治理,实现资源化,促进节能减排。2007年,玉井猪场投资56万元建起沼气池,接着出资30多万元,建设机组、安装沼气收集,传送设备等,兴建沼气发电站,由世界银行免费提供发电机组。目前来看,发电效果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能够供应场内自用。

        《广东饲料》:今年3月,瑞昌的5个养殖基地已全部被评为广东省重点生猪养殖场,省重点生猪养殖场的挂牌给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

        袁:对。目前我们5个养殖基地都属于200家省重点生猪养殖场之列,首批有3个养殖场被授予牌匾,第二批2个。此举是贯彻落实《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08-2020年)》的具体体现,也充分表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养猪企业的重视与支持。

        它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申报过程中,就可以帮助企业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生态健康意识,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竞争水平;其次保障了生猪养殖场合法权益,争取到了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给养猪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另外政府给予重点扶持和保护,包括在用地、资金还有其他方面的扶持,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推进生猪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4 讲求诚信 拥有未来 

        《广东饲料》:瑞昌有怎样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及待人原则?

        袁:我们的企业文化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十六字方针,即“科技创新,品质卓越,客户至上,精诚合作”。在企业核心的文化理念中,品质我是看得很重要的,因为只有优良的品质,才能拥有市场,有了市场,才有品牌。那么怎样实现品质卓越呢?说到底就要通过科技的创新,合作则是企业的精髓。我经常同公司的干部、员工讲,与客户的合作一定要真诚,如果你说的话是代表这个企业的,就一定要算数,哪怕是对企业造成损失,还是要履行合同。另外,我们没有采取过激的淘汰制度,可以说基本上不主动去炒员工。因为我觉得哪位员工没做好,不单是他自己的责任,还有一部分责任在于主管领导没有培养好,没有给予好的平台。不管在以前的政府企业,还是现在的私营企业,我都一直灌输这种宗旨。我的员工即便由于某些原因离开公司,还是会经常回来看看。我想这也是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吧。

        《广东饲料》:近几年来,养猪生产中违规添加“瘦肉精”等禁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您认为应该怎样来保障食品的安全?

        袁:养猪行业内存在这样的现象让人非常痛心,我觉得从事这个行业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为了蝇头小利,就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其实这样做不仅危害了公共利益,也葬送了企业的前途。作为业内从业人员,在这里我呼吁从事养猪的同行们,要遵守养猪生产中药物使用的有关制度,真正负起食品安全的责任。同时,我认为现在要把市场准入作为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标准来控制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这是最有效的手段。在这方面东莞市这几年做得很好,市场上抓得非常严格,违禁的猪不敢卖到东莞去,一旦查出,人要抓住,猪也要扣下来。当然生产过程的监管也要同步进行,比如对屠宰加工厂的监测和对私宰猪加强打击等。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工作要持续地做,不能抓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这样没有效果。从长远来看,关键的环节在市场、消费者、养殖户(企业)三个方面,这三个环节抓好了,食品安全才有保证。

       (本刊记者:杨丽华  李利   陈舒宁)

      看最新生猪行情 随时随地看养猪新闻 上手机版广东养猪网 wap.gdswine.com
      顶一下
      (20)
      95.2%
      踩一下
      (1)
      4.8%
            相关文章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推荐专家

            点击排行